Monday, January 11, 2016

數位建模應用與其他課程-色彩學室內設計空間計劃

除了畢業設計外,我也用rhino來完成色彩學這門課的期末作業-符合業主需求的樹屋。可以從下圖看到我利用單一竹子桿件進行120度的·polar array,形成樹屋的主體構造。
以下為色彩學期末報告版面








第一學期畢業設計數位建模之應用

上圖為第一學期畢業設計基地環境還原現場-我用grasshopper把基地鄰里建物樓高畫出來。我的基地位於的馬來人漁村人為建造環境頗單純的,只有最高兩層樓的低矮高腳屋、一所小學及一座回教堂,而其餘都為自然環境所覆蓋。以上為我設計中最大型的建物-位於河岸的園區入口建築,而我利用rhino畫出了竹子構造的行架,主要想表達出山巒意象,同時沿襲當地在地建築的環控特點,為自然通風的綠建築。下圖為render剖面效果圖其他相關圖面如下:

Thursday, July 9, 2015

6/7/2015-9/7/2015參加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公司2015年橋樑設計美學研習營收穫與心得

非常開心幸運可以獲選參加這次的橋樑設計美學研習營。一開始原以為只是上課性質,結果也包括了個人及團體競賽。這短短四天三夜的研習營其實內容非常豐富,有各種結構工程師、建築師及工業設計師來為我們上課、個人口試、分組設計討論及競圖、設計問答環節。同時也加深了橋樑設計方面的知識,讓我這個結構觀念比較差的人瞬間吸收掌握很多結構方面的知識,比如各種橋樑的構造:吊橋、斜張橋、脊背橋、樑橋、拱橋、桁架、複合型橋等。雖沒有得到團體第一名,但也很欣慰獲得團體組最佳簡報製作獎。同時,我也非常非常幸運可以獲選為12位“橋樑設計美學精英”之一·並獲頒四萬塊獎學金!開心得翻滾了·~~~

    能夠參加這活動真的非常有意義,此活動安排不同學校不同科系(土木工程/營建、建築及景觀系)的同學在同一組,互相交流、腦力激盪、解決問題、設計橋樑,讓我們學到一個工程需要各方的交流討論才能建立出來。因此對於學生,遠比學校封閉式的教育即各科系鮮少相互交流的機會有這極大意義與作用。由於營期非常短,因此每一天的課程與討論都非常緊湊,  
 在中華顧問工程公司的精心安排下,我們都受到非常好的照顧,也得
到很多專業工程師、建築師的指教,真的是收穫滿滿!我和台大土木系、金門
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系、逢甲土木系、雲科建築與室內設計及東海景觀系的同
學一組。在這之前我們的互不認識,但是很快地我們這組就進入狀態,共同構
思設計,我們設計出雙向共六線道的錯層雙曲道複合型橋。而我主要全權負責3D
建模(運用rhino grasshopper參數化建模)也發現我是整個研營唯一會用
grasshopper建模的人(逢甲的兩位建築系同學會用rhino但對於grasshopper不熟練)
這真的感謝台科建築的數位建模課程!!同時我也負責圖面render的部分,
而景觀系的同學則負責後製。以下是我們這組的設計與簡報:影片鏈接: https://onedrive.live.com/?id=B38F7EBD8067AD49%21606&cid=B38F7EBD8067AD49&group=0&parId=B38F7EBD8067AD49%21604&authkey=%21AN0Irl43dsxL-ak&o=OneUp 以下部分則由我負責用參數化的方式建數位模。雖然我們在短短三個晚上的時間設計出不是很複雜的橋體,但是精準度以及完成度可說是非常高。尚待改進的地方則是結構形式與造型可以再更多創意一些。
希望未來仍有機會參加諸如此類的活動,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及激發更多創意的火花!也希望未來台灣設計有關科系課程可以多些這種像Stanford D School一樣的工作坊/課程開拓不同領域學生的設計思維!
正模呈現(比例1:600)

從建模到總評圖面

Revit建模階段初期(一切正常):



遇到難題:不知道為什麼Revit 3D模式突然在顯示模式正常下突然出現一堆雜線,而我也有求救於張益豐老師,但是卻找不出原因,也試了各種方法仍無法還原。因此在有礙模型繼續在revit畫得更加完整,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則轉向sketchp彌補剩餘未完成的部分


 render的部分則使用比較熟悉的Atlantis再加上一些ps後製

景觀餐廳與湖畔區

屋頂花園

主要廣場面向

主要垂直動線可以體驗不同的光影變化以及觀景作用

公共廊道運用天井自然採光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塑造辦戶外的感覺

最終版面如下